Thursday, April 30, 2015

高醫情殺案/迷昏後勒斃 先烤屍體布疑陣

2015-05-01 03:16:06 聯合報 記者陳宏睿、林保光、蔡容喬、張進安/連線報導


黃姓醫學生將劉姓同學勒斃後,疑在廚房火烤劉遺體,布置成火警死亡假象。 記者陳宏睿/翻攝

分享
被黃姓同學殺害的劉姓學生,檢警相驗發現他的腹部有「爐印」烙痕,推測黃將劉勒斃後,疑將屍體搬到瓦斯爐上「火烤」,再製造瓦斯氣爆燒死假象,目前已將瓦斯爐周邊跡證送驗,待報告出來後釐清。 警方說,黃姓學生燒炭前傳簡訊向劉姓死者的父親道歉,劉父向辦案人員透露「若知道他尋短,我會努力阻止」,因簡訊昨凌晨一時許傳出,劉父直到昨晨醒來才看到,為時已晚。黃父親昨十分悲痛,不願對兒子的死多作描述。

被黃姓醫學生殺害的劉姓學生住在高雄大昌二路這棟豪宅。 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醫情殺案/凶嫌遺書:爸媽不要為我掉眼淚 

2015-05-01 03:16:07 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分享
檢警調查,黃上月廿七日深夜在劉的住處相約談判,黃疑早有預謀行凶,涉嫌在酒內摻入安眠藥,雙方酒後談判起爭執,黃趁劉昏睡時將他勒斃,再將屍體搬到瓦斯爐上「火烤」。 檢警表示,從時間推斷,黃火烤屍體時,還利用劉手機傳Line訊息給女同學說:「不小心煮泡麵煮到火災」。
事後檢警追查,認為劉死因不單純,要求黃昨再到警局複訊,黃自知法網難逃,向同學吐露已找律師準備昨天投案,並先透過律師向警方坦承部分的犯案手法,包括下藥迷昏、勒斃等案情。
據查,黃姓、劉姓學生愛慕二年級一位學妹,兩人同時展開追求,而劉與學妹因生活、成長背景接近聊得來,最後選擇與劉交往,令黃不滿埋下殺機。
劉的女友接到警方通知,前天曾協助調查,當時她向警方表示,「不敢對劉的死因多做臆測」,坦承黃、劉二人同時追求過她,但她最後選擇劉。據她了解,黃、劉平常相處、互動正常,沒起過口角,不曾聽聞劉在校與人結怨。
黃姓、劉姓死者的父親都是醫生,黃是高雄人,劉是屏東人,兩人家世不錯。黃的父母為他在鼓山區美術館豪宅特區購宅,為二房、卅坪格局,周邊房價達每坪卅萬至四十萬。
劉父則為考上高醫的兒子,在高雄三民區高級住宅大樓置產,每戶一百至一百五十坪,五年前預售時一坪要價廿萬。劉的屏東老家親友說,劉從小受爺爺疼愛,家人到昨晚還不敢讓老人家知道愛孫死訊。

高雄醫學大學黃姓學生為爭風吃醋殺害同班劉姓同學,系上同學都相當震驚,表示兩人年紀雖相差三、四歲,但都是從小送到國外求學的「僑生」,因背景相似平時都玩在一起。
同學表示,劉姓同學三天前出事後,系上師生已經很難承受;黃這一、兩天沒到校,大家都以為他心情不好,沒想到結果竟是這樣。
高醫大主秘陳正生表示,劉、黃的成績排名中上;兩人個性陽光,參加課外活動也相當活躍,黃是橄欖球校隊,劉則在同學拍攝的微電影中軋過一角,跟老師、同學也互動正常。
校方調查,劉、黃兩人分別是加拿大、美國僑生,從小在國外求學,因背景相似,進入高醫就讀後自然而然走在一起。四月廿八日黃還到校參加活動,之後黃就沒來上課,也沒出席僑生社團聚會,有高年級僑生學長向系上提及,老師們得知正準備找人,不料就傳來噩耗。
高醫學務處昨晚已先針對劉、黃兩人周遭的幾位同學和好友進行心理輔導,學生們傷痛欲絕,「大家天天一起,突然都先後走了,真的令人難以接受。」至於外傳兩人因感情糾紛爭風吃醋,校方表示,有聽同學說兩人有交往對象,但對這方面的細節並不是很清楚。
校方昨天與劉、黃兩人的父母聯繫上,兩人父母在電話中哭到無法言語,「從小栽培孩子到這麼大,前程似錦,現在卻發生憾事,很難承受」。
燒炭尋短的黃姓學生,留下兩封遺書,一封是寫給爸媽,另一封是給弟弟;在給父母信中寫道:「對不起爸媽,希望不要再為我難過、掉眼淚,讓你們失望了,真的錯了,我愛你們,對不起,沒能好好孝順你們,如果可能,希望回到當初,還有主的帶領。」
另一封則是寫給親弟,他要弟弟好好照顧爸媽,自認做了壞的榜樣,希望弟弟要懂事、聽話。

Sunday, April 26, 2015

請珍愛我們的男孩子 (90%的家長都後悔太晚看到此文)


圖片來源 爸爸我們去哪兒

 

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越來越多的父母喜愛文靜、聽話懂事的男孩,
卻討厭調皮好動一刻不停的男孩。
但是隨著成人後越來越多「娘化」的男性出現,
這個社會又在呼籲陽剛的男性氣質。

這篇文章反映的問題非常切實,
非常重要。
希望家有男孩的爸媽們都看一下
我們需要的難道真的是一個「乖乖的聽話的」男孩嗎?

想一下,再繼續往下看...


(贊助商連結...)


中式教育也許抑制了孩子中最有創造力的一批男孩(和女孩)

不僅在學習上,
而且對男孩子們如何成為敢於冒險而且有擔當的人,
成為有多方面技能而且能駕馭生活的人,
成為陽光的孩子和大人,
都有深遠的影響。
 

有一個家長給對我講:

她的兒子上課違反紀律,
老師就叫家長,
回到家爸爸就罵他或者打他。
這個孩子不但沒有改正錯誤的行為,
在課堂上更是大聲說話,
戳戳這個同學,動動那個同學,
搞的他周邊的同學都受影響。

老師就再叫家長,
兒子就再次挨打。
有一次,爸爸又要打他的時候,
兒子衝進廚房,
拿起菜刀要砍他爸爸。

注意!這個孩子只有8歲。


網路上又有一篇文章是這麼說的:
第一名是女孩子,班長是女孩子,
乖巧聽話的是女孩子,
懂事體貼的是女孩子,
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的是女孩子,
課後認真作業的是女孩子,
試卷乾淨整潔的是女孩子,
英語發音清晰的是女孩子,
作文被老師拿出來誦讀的是女孩子,
閱讀理解透徹的是女孩子,
暗暗較勁互拼成績的是女孩子。

圖片來源

成績倒數的是男孩子,
不屑做班幹部的是男子,
上課趴著睡覺東倒西歪的是男孩子,
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卻連問題是什麼都不知道是男孩子,
老師出錯大聲質疑不給老師一點面子的是男孩子,
口語訓練沉默是金的是男孩子,
作文分低的是男孩子,
做閱讀不看文章提筆就做的是男孩子,
拿著相互喜歡的遊戲與球隊較勁的是男孩子。

充分表現了目前學校「陰盛陽衰」的現象。


圖片來源

科學研究證明:男孩女孩是不一樣的。

近30年來,
一門全新的科學-性別科學正在嶄露頭角,
對性別如何影響男孩女孩的問題,
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等
35個發達國家研究的結果顯示,
男孩與女孩的大腦之間差別至少有100多處。

以下幾項和我們家長經常問的問題有關:

(一)、男孩要從運動中學習

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較多,
可增加衝動和冒險行為的概率。
而小腦是控制行為和身體行動的。
流經小腦的血流量多,
小腦就比較活躍,所以男孩就愛動。

這些因素是導致男孩在靜坐和久坐的過程中
學習能力總體上不如女孩。
男孩更有可能從肢體運動中學習。

(二)、男孩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男孩的胼胝(pian zhi)體與女孩的體積不同,
而女孩的胼胝體能容許兩個大腦半球間
進行更多的交叉信息處理,
可以同時同質量地完成多項任務。
而男孩同時只能做一件事。


圖片來源

比如:男孩在玩的時候或者做別的事情的時候,
老師、家長叫他,他就像沒有長耳朵似。
很多男孩為此遭到老師和家長的訓斥。

我兒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
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
我經常是大吼一聲:
「你聽到沒有?你沒有長耳朵呀?」
心情不好的時候給他一腳或一巴掌。
兒子經常被嚇的一機靈。

現在我已經把兒子訓練成:
我一叫他,他趕快回答:
「媽媽我知道了,」
但是一個很慘痛的代價是:
我打擾了兒子,破壞了他注意力的形成。

圖片來源

(三)、男孩比較適合動手又動腦的學習

顳葉中的神經連接不同
女孩在顳葉中擁有更強大的神經連接,
而男孩則較少聽到迴響在耳畔的聲音,
特別是當聲音以語言的形式出現時更是如此。

所以用聽課的方法進行學習的時候,
男孩就沒有女孩的效果好。
男孩需要更多的觸覺型的體驗,
以便激發大腦學習的積極性 。
比如說那種動手又動腦的學習方式就比較適合男孩。

(四)、男孩喜歡序列

男孩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記住課堂上講的內容,
特別是寫出來的文字內容。
這就是背課文對男孩是件困難的事一個原因。

但是,因為男孩的海馬更偏愛序列,
在記憶大量序列和層次分類(如:要點、子要點、子子要點等)
的信息時就非常成功!
如,很多男孩寫作文,
經常是:一什麼什麼,二是什麼什麼,
三怎麼樣怎麼樣......跟寫總結似的。
這就是男孩的特點。

(五)、男孩適合室外學習

所以,男孩容易作出衝動的決定。
這種衝動,
會使男孩在進行戶外獨立學習時效果更好。
所以...





如果 我們只是讓很多孩子
在一個狹小的教室里固定在座位上學習,
男孩的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圖片來源

看來我們都錯怪了我們的男孩,
總以為他們是故意違紀的。

(六)、 男孩應進行體能鍛鍊

睾丸激素在中學和高中期間達到很高的水平。
處於青春期的男孩每天通過大腦接受5—7次該種激素的刺激。
睾丸激素可以提高男孩空間運動知覺的發育
和右側大腦中心的應用。

圖片來源

所以毫無疑問,處於青春期的男孩的大腦和女孩是不同的。
家長不了解,
在這個時期的男孩子,
應該多進行體育鍛煉,
讓男孩有機會發泄掉由於荷爾蒙激素給他帶來的煩躁。

哈佛醫學院教授約翰.J.萊特伊說:
「體育鍛煉本身不能使你更聰明,
但它能是使你的大腦處於最有利於學習的狀態。」

(十)、 女孩在閱讀和寫作上平均比男孩超前1---1.5年。

這一距離從童年早期開始貫穿整個學習生涯。
很多男孩的大腦天生不能很好地適應那些
強調閱讀、寫作、複雜的組詞造句的教學方式,
儘管這些技能是所有文化不可缺的。

與男孩相比,
女孩大腦中有更多範圍的區域專門負責
語言功能、感知記憶、靜坐、傾聽、語調和神經交叉串話,
因而複雜的閱讀和寫作對她們而言顯得比較容易。
但對男孩而言就成為比較困難的事情。

(七)、男孩需要創造力

當男孩被限制在狹小的空間時,
男孩就會像熱鍋上的螞蟻般坐立不安,
感到困惑和焦慮,隨之便會出現許多違紀問題。
比如:男孩需要的桌子都要比女孩更大的桌子空間。

男孩的大腦時常喜歡把東西鋪開,
這是男孩大腦常見的學習方法之一。
(這就是為什麼男孩為什麼學習的時候把書啊本子啊搞一桌子的原因。)

圖片來源

男孩喜歡把東西展開或拆開,
然後再重新組合或重建。
(這也是男孩為什麼喜歡搞破壞的原因。)
  
大多數男孩喜歡讀:
1.充滿空間----運動知覺活動的書:
如:恐怖電影、科幻小說、體育傳記,
還有那種令人興奮、神秘、充滿陰謀和在正義與邪惡之間
最終決一死戰的內容的書。
2.技術或機械類的書,如科技類的書。
3.圖解或視覺類的書,如漫畫書。

圖片來源)

只有當男孩進入大學時,
他們的大腦發育趨於完成,
這種現象才會消失。
所以如果你想讓你的兒子喜歡讀書,
就不要把你開的書單強加給你的兒子。

研究得出結論:

不是男孩出了問題,
而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什麼問題呢?
其實是...





那就是..
男孩天性中許多關鍵要素不適合目前的傳統教育。

在學校里,男孩的天性沒有得到承認。

他們被迫放棄自己的視覺和空間技能、運動技能,
隨著時間的流逝,
男孩們變的「安分守紀」了,
但他們的特殊天賦也終於被鈍化或扼殺了。

圖片來源

很多男孩由於淘氣、違紀和學習原因
被勒令「請家長」。
而家長呢,
回家後就氣急敗壞地把兒子「修理」一頓,
誰都沒有意識到男孩的行為背後隱藏著深深的原因,
可以說,我們的教育正在傷害著我們的男孩。

我們家長要給兒子理解多一點

寬容多一點,自由多一點,
給男孩「最少的指導、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勵!」
如果能從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男孩會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獨立。
文章來源

你看到的或許是別人正需要的!

請分享給家中有男孩的父母吧!

Saturday, February 28, 2015

一步一步,教你平息小孩的怒火


http://babynews.in-mommy.com/2014/05/to-calm-an-angry-child.html

小時候,我們會常常被罵:「你又生氣了!為什麽動不動就在生氣?」就好像生氣是一種罪大惡極的事情一樣。隨著科學家、心理學家對人類的情緒作深入的分析, 我們才知道,其實生氣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我們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權益,重點在於我們怎樣去表達我們的不滿。小孩生氣更是最平凡的事。第一,因為他們還不懂 得怎樣去控制自己的情緒;第二,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很多的挫折,如扣不到鈕扣、穿不到鞋子等,都有可能讓他們感到挫敗而生氣;第三,很多對於大人 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如一張破掉的貼紙,對小孩來說卻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所以我們很容易便會踩到他們的地雷。父母要做的,不是去壓抑小孩的情緒,要如何正確的引導小孩發洩情緒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項目。

當小孩生氣時,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束手無策。特別在大庭廣眾下,罵他又不是,放任他大哭也不行;不管我們怎樣哄他、勸他、甚至罵他,好像只會讓情況變得 更糟糕。到底怎樣才是最有效的溝通方法呢? 綜合了一些專家的意見,我有試過其中幾種方法,每個都有不同的效果,分享給大家看看。


首先,專家告訴我們,當小孩生氣時千萬不要犯以下的錯誤:

  • 妥協
    有些父母,因為拗不過小孩,或是害怕小孩生氣,便順應小孩的要求。但是,只要你妥協過一次,小孩便會把生氣當成武器。以後每當他想要得到某些東西時,便會用生氣來表達。

  • 生氣
    小孩生氣時,往往會變得無理取鬧;這個時候,只要父母的 EQ 少一點都很容易會抓狂。然後,一些會刺激小孩的話便會衝口而出,如「你再鬧我就打你」、「你最討厭了,動不動就生氣」。這樣不但沒辦法安撫小孩的情緒,連 大人也陷入失控的狀態。大人生氣也許可以暫時鎮壓小孩的怒氣,小孩會因為害怕而不敢再哭鬧;但是這樣只會給小孩錯誤的示範,而且小孩會因此而壓抑自己的情 緒。

  • 說教
    有些父母喜歡和小孩說道理,希望可以用道理來「開解」生氣中的小孩。但是當小孩生氣時,其實他們什麽都聽不進去;而且他們還會故意唱反調,如「不好,一點都不好」、「不要,我什麽都不要」等。我們說越多,只會給他們越多反駁的機會。

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小孩生氣的狀況呢?

  • 父母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
    對於急性子的父母,先穩定自己的情緒是最重要的。我的方法是,我會深深的吸一口氣,然後用力的把氣吐出來,重複做幾遍,直到自己的心跳平復下來,然後再開始跟小孩溝通。

  • 把小孩抱起來,用手由上往下的輕撫小孩的背
    前幾天,小孩說要畫一張母親節的卡給我,誰知道他寫錯字了,開始大哭起來。這次 我學乖了,我立刻把他抱起來,然後,開始用言語安慰他,「沒關係,你在旁邊重寫便可以。」但是他還是不聽。我繼續說,「要不然,你重寫一張。」他回:「不 要,我什麽都不要,我不要重寫。」這時候,我知道小孩已經開始無理取鬧了,不管我怎樣安撫他也是沒用。於是,我改用了別的方法。我把他抱得更緊,然後拍拍 他的背,開始唱起他小時候愛聽的兒歌。很神奇的,小孩居然安靜了下來,不再哭鬧;而且也變得比較好溝通了。不管小孩生氣的原因是什麽,但是緊緊的抱著小孩 可以給他們帶來安全感,讓小孩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包容和愛。用手由上往下的輕撫小孩的背有安撫情緒的作用。

  • 給小孩冷靜的空間
    有些小孩生氣時不喜歡別人碰觸他們的身體,這時候我們可以讓他們有獨處的空間,父母只要安靜地站在旁邊即可。我試過跟小孩說:「你去冷靜一下!」誰知道小孩卻以為我要處罰他,情緒變得更激動;所以在這個時候,父母什麽都不說反而比較好。

  • 同理小孩的感受
    等小孩的情緒平靜下來後,父母可以開始去了解小孩的心情。「你很生氣,因為接不到球,對不對?」「如果小朋友搶我的玩具,我也會很生氣噢!」讓小孩知道我們了解他們,可以舒緩他們的情緒,同時可以讓他們學習同理心。

  • 教導小孩區別情緒和行為
    父母要讓小孩清楚的知道,生氣是允許的,但是暴力的行為如打人、丟東西、罵人等卻不能接受。讓小孩知道每個人都可以生氣,但是要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而不能把怒氣發洩在別人身上。

  • 教導小孩正確的發洩方法
    有一次,小孩因為畫畫時,怎麽畫都畫不好而生氣。為了讓小孩發洩情緒,我拿了一張空白的紙給他,叫 他出盡全力的在紙上塗鴉。小孩很用力地在紙上亂畫後,他跟我說:「好累噢!」我問他:「感覺有沒有比較好?」他點頭,然後我們倆個忍不住大笑起來。不管大 人或小孩都需要發洩的管道,只要不影響別人,不會傷害到自己或別人的情況下發洩情緒,對身體健康都有好處。我們可以讓小孩到戶外跑步、對著枕頭大喊、叫小 孩畫生氣的臉,然後撕掉、吹泡泡、對著袋子吹氣,然後把袋子弄破、讓小孩丟球、踢球等都可以抒發情緒。

如果你的小孩是「易怒型」的小孩,平常便需要多下一點功夫,讓他們多了解自己的情緒。父母可以利用繪本或是圖片讓小孩認識不同情緒的詞彙,如憤怒、傷心、 難過等;鼓勵小孩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小孩參與有助於情緒管理的活動,如瑜伽、靜坐等。很多時候,小孩的情緒爆發是因為得不到父母的注意力所導致, 所以父母應該多注意小孩的情緒變化。

Monday, February 23, 2015

再富,也要窮孩子.............

作者:杰克│2008-06-13 22:26:36│贊助:0│人氣:322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45636
又是一篇直指人心的好文~

台灣似乎也漸漸跟大陸越來越像了;(我指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態度)

這篇真的值得我們好好思考一下~

-------------正文-------------

前些天,帶兒子去逛書局,他吵嚷著要我買一個精致、昂貴但不實用的鉛筆盒給他,
最後我只買了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給他,他的嘴頓時呶了起來。
接著,他看中一個設計小巧玲瓏,曲線優美,尺面圖案喧賓奪主地蓋過刻度的精美塑膠尺,
但我買給他的卻是一把木尺。
他的嘴嘟得更有"克夫"(curve)了。
我不作聲,打算晚上臨睡前才透過故事開導他。

自升為人父之後,我一再提醒自己要貫徹一個與東方社會價值觀反其道而行的育兒理念─
「再富,也要窮孩子!」但幾年下來,我漸感難於堅持下去,
直到有一天我輾轉讀到南京大學一佈告欄上,
一封署名為"辛酸的父親"寫給其上大學兒子的"匿名信"之後,
才又深感無論如何都得貫徹這個理念。

這封信很有轉述的價值,摘錄如下: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是你終究是我的兒子。
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幾代唯一一個大學生後,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

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掛蚊帳、鋪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
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三封信,加起來比一封電報長不了多少,
言簡意賅,主題鮮明,字跡通篇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

大二以後,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
讓人感覺你今後大學畢業時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

最令我痛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
沒想到你竟也運用這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
僅僅為了能出入卡拉OK及酒吧…。

我一想起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成為一種心病,
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
不知在大學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會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閱畢整封信,我想起妻懷孕時一位辛酸的父親,第一次上超音波做掃描時,
我最關心的不是胎兒的性別,而是他到底是孤身上路抑或結伴而來─雙胞胎甚或四胞胎?

我執教的學校,有二男二女各取名為"歡、樂、新、年"的四胞胎兄妹。
我常看到他們的爸爸拎著四份一模一樣的便當盒,
在籬笆外分四次塞給四名可愛的孩子;
而每次看到他們蹦蹦跳跳地回課室享用,
便知道他們對便當的"內涵"相當滿意。
我身為窮教員,如果孩子是結伴而來,我所能給他們準備的便當的內容,
恐怕會顧得了量而顧不了質。

我之所有這種顧慮,主要受華人「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傳統觀念所影響。
直到有一天,我那移居澳洲多年的老同學回國探親,
及時給我來個當頭棒喝。

據他說,澳洲人民生活富裕,
然而他們在信奉上帝之餘更信奉:「再富,也要"窮"孩子!」的教育理念。
他們認為,在過份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無法自立並且不懂感恩!

他回國的第二天,我陪他冒著風雨出外辦點事,
他指著一個被包裹得像棉花團的華人小孩說:「孩子應當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他說在澳洲,即使冬天時也很難見到「棉花團」;
如果是艷陽高照,母親們也會別有用心地、故意不撐開嬰兒車的遮陽棚。

我們東方家庭「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做法,
看來有糾正的必要了。那天晚上,我思前想後,決定等將來孩子入學了,
為他準備一些"其貌不揚"的便當,以窮他物質,富他精神。

我手頭上有這麼一則資料:美國費城納爾遜中學門口有兩尊雕塑,
左邊是一隻蒼鷹,右邊是一匹奔馬。
雕塑所要表達的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鵬程萬里馬到成功,
而是象徵一隻餓死的鷹和一匹被剝了皮的馬。

原來,那只蒼鷹,為了加速實現飛遍五大洲七大洋的偉大理想,
練就了各種高超優雅的飛行本領,結果忘了學習覓食,只飛了四天就活活餓死了。
那匹奔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闆給的活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換到農夫家;
而後又嫌農夫餵的飼料少,又要求與其他馬對調,最後到了皮匠家─不必幹活,
飼料又多,好不愜意。然而沒過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剝下來做了皮革!

由此可窺見,一個缺乏起碼的獨立生存能力及不懂感恩的人,
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華,日後有多了不起的成就,都不算是一個健全的人,
都是一個生命有缺憾的人。

動物界有一套超越萬物之靈的育兒理念,許多動物在它們的幼兒很羸弱時,
會把它的幼崽含在嘴或在翼下,怕它們遇險而夭折;
但當它們的孩子長大些,它們會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趕離自己身邊,
讓它們獨自去經風雨、練本領,甚至不給孩子留下回頭路!
只有這麼做,孩子才能經得起任何風浪之襲擊,才能夠絕處逢生。

含在嘴或在翼下和趕離身邊,都是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的體現,
連動物也深懂「慣子如殺子」的道理。
再富也要窮孩子,才能逼孩子學習獨立前行,學會感恩惜福。
畢竟…孩子的後半生我們不一定能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