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大脑左右半球虽然各司其职,但却是协同工作的。孩子受到暴力体罚时,负责空间知觉、情绪、艺术欣赏等功能的大脑右半球会处于紧张、压抑和恐惧的状态中,难免影响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而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数字运算和逻辑推理,久而久之,对孩子的大脑和智力发展会产生不利因素。
儿童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在1~3岁时经常遭受过体罚的孩子,易变得虚伪、冷酷多事、擅长说谎、有暴力倾向。因此,不健康的体罚方式,不但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甚至会埋下孩子暴力倾向的种子,对其周围环境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建议——惩罚孩子也要讲技巧
既然体罚孩子有不利因素,是不是孩子就真的“打”不得了呢?关键是掌握好以下几个技巧。
对于幼儿段的小孩子来说,当他做错时可以适当地拍拍小屁股,打打小手,告诫他这样做是错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和认知能力不断增强,要尽量跟他讲道理。其次,惩罚孩子要注意场合,不可在亲戚朋友面前或公众场所惩罚孩子,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当众顶撞,父母也会很没有面子。
当家长看到孩子犯错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切勿急于打骂孩子,因为一顿暴打不仅会伤害孩子,对家长的身心也会造成伤害。而且不少家长情急之时对孩子的体罚往往会造成难以估计的严重后果,所以,惩罚孩子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Tuesday, January 24, 2012
怎样才能不打孩子呢?
打完孩子,不知如何是好
为了“教训”孩子,我无意中打了他一下,不仅孩子受到惊吓,也让我不知所措。
请立刻向孩子道歉。我观察了一下周边的人,发现有些父母会因为微不足道的事打小孩,似乎打小孩已成了一种习惯。他们的孩子也习惯了被父母“修理”,所以被父母惩罚也满不在乎。越打越不听话,越不听话就越打孩子,形成了恶性循环,我想说的是,父母绝对不能养成打孩子的习惯。
没骂过人的人,无论碰到多冤枉、多郁闷的事都不会骂粗口,即使是与别人激烈争吵,也不会。因为压根不知道有哪些粗话,即使知道也因为从来没说过,很难破口大骂。和骂人一样,打孩子也是不做为妙。不要想着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而是要通过积极的方式将孩子引向正轨。
如果失手打了孩子,一定要勇于承认,并向孩子道歉。孩子看到这样的父母,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会请求你的原谅。当然,毕竟是小孩,你不能指望他一次性改掉所有毛病,也不能指望他再也不犯错。但无论如何,当孩子犯错时,都请父母们笑脸相迎,温柔、和缓地指出他的过错。假以时日,您的孩子一定会成长为极少犯错、堂堂正正的人。
习惯性地打孩子怎么办?
因为我3岁的孩子太不听话,我在盛怒之下打过他一次。之后只要他做错了事,我就会不自觉地动手。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会去体罚孩子。事后,我都会深深地自责,也很后悔。怎样才能不再打孩子呢?
孩子真的犯了该打的错误吗?
虽然是亲生骨肉,但动不动就顶嘴、说谎、蛮不讲理的孩子并不总是那么惹人疼爱。看着又哭又闹、永不疲倦的孩子,妈妈们常常会感到筋疲力尽,更何况是处于“讨厌的3岁”这一阶段的孩子。想整天用微笑和称赞去感化他,对任何一位妈妈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作为妈妈,你年龄比孩子大,个子又比孩子高,不就应该绞尽脑汁去教育好孩子吗?
妈妈们动手打孩子是因为怕孩子误入歧途。当发现大声责骂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时候,妈妈们往往会想到动用成人的力量,去教训孩子。其实责骂也好,体罚也好都不会有什么好效果,顶多能解决表面问题,并不能治本。妈妈们应该先想清楚是不是非打不可,然后再作决定。因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逐渐有自己的想法,与母亲“对着干”的事将会越来越多。
有位妈妈三番五次地问孩子有没有完成作业,始终没有得到孩子的答复,她就直接动手教训了孩子一通。不回应妈妈真的是该打的事情吗?如果问过几次都没有回应,妈妈就应该先去看看孩子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还是作业太难,或者是心情不好……观察这些细节不正是妈妈的职责吗?搞清楚原因之后,就应该嘱咐孩子:无论什么情况下,妈妈问了你,你都应该答应一声。那位妈妈说,听了我的建议,突然开了窍,意识到“不回应妈妈真不是一件该打的事!”
很多妈妈都会后悔当初太急躁、太生气打了孩子,事后想想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请妈妈们想清楚“是不是真的该打?”“是不是真的要打?”妈妈们要知道孩子们犯错只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长大了并不会继续这样。随着孩子长大,他们会更加听话,更加有注意力,各方面都会越来越好。
一位小学生的妈妈问我:“怎样才能不揍小孩就能教育好他?”天啊,不仅仅是“打”的程度,居然说“揍”。很显然这是一位习惯了打孩子的家长。我问她:“因为什么要打孩子?”
“因为小孩在饭店太闹了。”
“这种事该打么?打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了么?”
“当然不是。之后闹得更厉害,所以又打了一顿。”
用打是教育不好孩子的。是啊,在饭店吵闹的孩子,虽然是不讲规矩,但也不至于被打。带小孩去饭店,大人们不要只顾自己聊天,也要关心一下孩子,说一些他们也听得懂的趣事,比如,上次旅行的经历、关于美食的故事、好看的电视剧情节等等。我们的饭桌这么有趣,孩子怎么会想跑去玩别的,跑去大吵大闹呢?
男孩子不打不成器吗?
我老公从来不打女儿,但对儿子却从不手软,还说男孩子不打不成器。说是打,实际上也就是稍微用力地拍。不过我还是很担心爸爸的一双大手给孩子内心留下阴影。
经常被打,孩子会变得懦弱。
儿子一定要让他顶天立地,同时也要培养他的忍耐力和韧劲,不过认为这些品质要通过棍棒才能培养,纯属无稽之谈。有过当兵经历的爸爸们应该都曾体会过失去尊严的惨痛经历,都会知道体罚会让一个人变得多么懦弱、多么卑微。爸爸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原则。
没有棍棒,也能让孩子变得坚强。通过运动可以让他产生胜负欲,通过搭积木可以提高他的忍耐力,通过飞行棋可以培养他永不放弃的韧性,游戏同样可以培养出孩子的优秀品质。
在全球化的时代,还认为“男女有别”,所以要采取不同教育方式的想法,无疑是迂腐的。养儿子也好,养女儿也罢,实际上都是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爸爸的一双大手的的确确会让孩子感到威胁,更加严重的是会让孩子形成惯于看人脸色的消极行为。较早之前,我曾和一位有名的富豪共进晚餐,他虽已年过半百,但看到掉在餐桌上的饭粒还是立刻捡起来吞掉,并且不安地说:“小时候因为这些事,被父亲打得太厉害了,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呢。”
孩子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的存在,有很多不足。好言相劝也一样能把孩子教育好,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大人也要学会忍耐、勇气、希望,并去发现一个更宽容的自己,这不正是养孩子的乐趣所在吗?
很多父母对我说,会动手打孩子不仅是因为孩子的缺点,更重要的是怕他们因为这些缺点在社会上抬不起头。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打孩子时自己那可怕的样子?那时的你就像个恶魔,会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让原本温馨的家变得冰冷。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小孩子要被大人打?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大人富有,没有大人有力,没有大人聪明。聪明、有力的大人打碎昂贵的鱼缸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幼小、无力的孩子打碎小小的饭碗反而要被教训。冷静地思考一下,你会发现这仅仅是因为财富。有钱的大人可以“逍遥法外”,没钱的孩子只能“认罪伏法”。多么荒谬啊!多想一些用“爱”养育孩子的妙招吧!孩子很快就会长大成人、为了前程四处奔波,所以和他们分享爱的时间很短暂。只是很多妈妈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会觉得如此辛苦。听一下我这过来人的幸福经历,用心去体会,你的育儿过程也将会变得甜蜜。“头脑要冷静,内心要火热”是我献给所有妈妈们的经验。
为了“教训”孩子,我无意中打了他一下,不仅孩子受到惊吓,也让我不知所措。
请立刻向孩子道歉。我观察了一下周边的人,发现有些父母会因为微不足道的事打小孩,似乎打小孩已成了一种习惯。他们的孩子也习惯了被父母“修理”,所以被父母惩罚也满不在乎。越打越不听话,越不听话就越打孩子,形成了恶性循环,我想说的是,父母绝对不能养成打孩子的习惯。
没骂过人的人,无论碰到多冤枉、多郁闷的事都不会骂粗口,即使是与别人激烈争吵,也不会。因为压根不知道有哪些粗话,即使知道也因为从来没说过,很难破口大骂。和骂人一样,打孩子也是不做为妙。不要想着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而是要通过积极的方式将孩子引向正轨。
如果失手打了孩子,一定要勇于承认,并向孩子道歉。孩子看到这样的父母,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会请求你的原谅。当然,毕竟是小孩,你不能指望他一次性改掉所有毛病,也不能指望他再也不犯错。但无论如何,当孩子犯错时,都请父母们笑脸相迎,温柔、和缓地指出他的过错。假以时日,您的孩子一定会成长为极少犯错、堂堂正正的人。
习惯性地打孩子怎么办?
因为我3岁的孩子太不听话,我在盛怒之下打过他一次。之后只要他做错了事,我就会不自觉地动手。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会去体罚孩子。事后,我都会深深地自责,也很后悔。怎样才能不再打孩子呢?
孩子真的犯了该打的错误吗?
虽然是亲生骨肉,但动不动就顶嘴、说谎、蛮不讲理的孩子并不总是那么惹人疼爱。看着又哭又闹、永不疲倦的孩子,妈妈们常常会感到筋疲力尽,更何况是处于“讨厌的3岁”这一阶段的孩子。想整天用微笑和称赞去感化他,对任何一位妈妈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作为妈妈,你年龄比孩子大,个子又比孩子高,不就应该绞尽脑汁去教育好孩子吗?
妈妈们动手打孩子是因为怕孩子误入歧途。当发现大声责骂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时候,妈妈们往往会想到动用成人的力量,去教训孩子。其实责骂也好,体罚也好都不会有什么好效果,顶多能解决表面问题,并不能治本。妈妈们应该先想清楚是不是非打不可,然后再作决定。因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逐渐有自己的想法,与母亲“对着干”的事将会越来越多。
有位妈妈三番五次地问孩子有没有完成作业,始终没有得到孩子的答复,她就直接动手教训了孩子一通。不回应妈妈真的是该打的事情吗?如果问过几次都没有回应,妈妈就应该先去看看孩子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还是作业太难,或者是心情不好……观察这些细节不正是妈妈的职责吗?搞清楚原因之后,就应该嘱咐孩子:无论什么情况下,妈妈问了你,你都应该答应一声。那位妈妈说,听了我的建议,突然开了窍,意识到“不回应妈妈真不是一件该打的事!”
很多妈妈都会后悔当初太急躁、太生气打了孩子,事后想想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请妈妈们想清楚“是不是真的该打?”“是不是真的要打?”妈妈们要知道孩子们犯错只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长大了并不会继续这样。随着孩子长大,他们会更加听话,更加有注意力,各方面都会越来越好。
一位小学生的妈妈问我:“怎样才能不揍小孩就能教育好他?”天啊,不仅仅是“打”的程度,居然说“揍”。很显然这是一位习惯了打孩子的家长。我问她:“因为什么要打孩子?”
“因为小孩在饭店太闹了。”
“这种事该打么?打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了么?”
“当然不是。之后闹得更厉害,所以又打了一顿。”
用打是教育不好孩子的。是啊,在饭店吵闹的孩子,虽然是不讲规矩,但也不至于被打。带小孩去饭店,大人们不要只顾自己聊天,也要关心一下孩子,说一些他们也听得懂的趣事,比如,上次旅行的经历、关于美食的故事、好看的电视剧情节等等。我们的饭桌这么有趣,孩子怎么会想跑去玩别的,跑去大吵大闹呢?
男孩子不打不成器吗?
我老公从来不打女儿,但对儿子却从不手软,还说男孩子不打不成器。说是打,实际上也就是稍微用力地拍。不过我还是很担心爸爸的一双大手给孩子内心留下阴影。
经常被打,孩子会变得懦弱。
儿子一定要让他顶天立地,同时也要培养他的忍耐力和韧劲,不过认为这些品质要通过棍棒才能培养,纯属无稽之谈。有过当兵经历的爸爸们应该都曾体会过失去尊严的惨痛经历,都会知道体罚会让一个人变得多么懦弱、多么卑微。爸爸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原则。
没有棍棒,也能让孩子变得坚强。通过运动可以让他产生胜负欲,通过搭积木可以提高他的忍耐力,通过飞行棋可以培养他永不放弃的韧性,游戏同样可以培养出孩子的优秀品质。
在全球化的时代,还认为“男女有别”,所以要采取不同教育方式的想法,无疑是迂腐的。养儿子也好,养女儿也罢,实际上都是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爸爸的一双大手的的确确会让孩子感到威胁,更加严重的是会让孩子形成惯于看人脸色的消极行为。较早之前,我曾和一位有名的富豪共进晚餐,他虽已年过半百,但看到掉在餐桌上的饭粒还是立刻捡起来吞掉,并且不安地说:“小时候因为这些事,被父亲打得太厉害了,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呢。”
孩子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的存在,有很多不足。好言相劝也一样能把孩子教育好,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大人也要学会忍耐、勇气、希望,并去发现一个更宽容的自己,这不正是养孩子的乐趣所在吗?
很多父母对我说,会动手打孩子不仅是因为孩子的缺点,更重要的是怕他们因为这些缺点在社会上抬不起头。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打孩子时自己那可怕的样子?那时的你就像个恶魔,会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让原本温馨的家变得冰冷。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小孩子要被大人打?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大人富有,没有大人有力,没有大人聪明。聪明、有力的大人打碎昂贵的鱼缸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幼小、无力的孩子打碎小小的饭碗反而要被教训。冷静地思考一下,你会发现这仅仅是因为财富。有钱的大人可以“逍遥法外”,没钱的孩子只能“认罪伏法”。多么荒谬啊!多想一些用“爱”养育孩子的妙招吧!孩子很快就会长大成人、为了前程四处奔波,所以和他们分享爱的时间很短暂。只是很多妈妈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会觉得如此辛苦。听一下我这过来人的幸福经历,用心去体会,你的育儿过程也将会变得甜蜜。“头脑要冷静,内心要火热”是我献给所有妈妈们的经验。
Subscribe to:
Posts (Atom)